Skip to content

梳理、导读《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-清华》

约 2013 字大约 7 分钟

DeepSeek清华大学学习指南

2025-02-11

前言

最近,清华大学的《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》火了,我也下载了一份学习一下。

资料本身的内容非常多,104页,个人感觉最大的特色是在实战基础上增加了提示词理论方面的探讨,很多观点都值得一看。

就是资料的组织方式比较艺术,不太容易形成体系化知识,笔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梳理了一番,希望可能让大家看起来更加清楚。

梳理版内容

封面

内容

页1:封面

目录

内容

页2:目录

入门

DeepSeek是什么

AI+国产+免费+开源+强大

内容

  • 页3:DeepSeek是什么?

DeepSeek可以做什么

初步介绍DeepSeek可以完成的任务,先通过能力图谱总览完整能力,再分类介绍。

内容

  • 能力总览
    • 页4:Deepseek可以做什么?
  • 分类介绍
    • 页5:文本生成
    • 页6:自然语言理解与分析
    • 页7:编程与代码相关
    • 页8:常规绘图

如何入门使用

介绍了DeepSeek最常用的网页方式。

目前DeepSeek也已经支持各平台APP,大家可以直接下载使用。

内容

  • 页9:如何使用DeepSeek?

精通

入门使用上述内容已经介绍了,该部分主要讲述如何进一步精通DeepSeek。

包括引言、关键原则、提示词基础、

引言

内容

  • 页10:如何从入门到精通?

关键原则

精通DeepSeek最关键的就是在合适的场景使用合适的模型,不然后续的任何技巧都会事倍功半。

该部分先介绍了推理模型和非推理模型的对比,包括提示语的差异,然后点出“关键原则”,接下来结合不同的任务需求讲述了如何向AI表达需求,并辅以提示语示例。

内容

  • 推理模型和非推理模型(通用模型)区别
    • 页11:推理模型介绍
    • 页12:快思慢想:效能兼顾 全局视野
    • 页13:提示语策略差异
  • 点明关键原则
    • 页14:关键原则
  • 如何表达需求
    • 页15:从“下达指令”到“表达需求”
    • 页16:任务需求与提示语策略
    • 页17:如何向AI表达需求
    • 页18:提示语示例

提示词基础

讲解了提示词的理论基础,并给出初步提效的策略。

内容

  • 引言
    • 页19:还要不要学提示语?
  • 理论基础
    • 页20:提示语类型
    • 页21-22:掌握提示语设计:AIGC时代的必备技能
    • 页23-24:提示语的DNA:解构强大提示语的基本元素
  • 提效策略
    • 页25:调教AI的秘籍:让你的提示语效果倍增的关键策略
  • 常见陷阱与应对
    • 页26-29:常见陷阱与应对:新手必知的提示语设计误区

发散一下

感觉像是单纯的扩展一下知识面,毕竟谈大模型不能跳过“幻觉”。

不过其中幻觉的“五类七特”划分还是挺有意义的。

内容

  • 页30:AI缺陷:臆造之辞 概率幻觉
  • 页31:AI幻觉:五类七特 虚实迷域
  • 页32:AIGC评测:2个国家级项目+1套自动化测评系统
  • 页33:创新的火花:如何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提示语?

提示词高阶:提示语链

分别介绍了“提示语链”的概念、机制、设计,并通过任务分解、思维拓展场景进一步阐述,最后通过融合使用和实战进行展示。

内容

  • 概念与机制
    • 页34:提示语链的概念与特征
    • 页35-36:提示语链的作用机制
  • 设计
    • 页37:提示语链的设计原则
    • 页38:提示语链的设计模型
  • 任务分解场景的提示语链
    • 页39:任务分解的提示语链设计步骤
    • 页40:SPECTRA任务分解模型
  • 思维拓展场景的提示语链
    • 页41:思维拓展的认知理论基础
    • 页42:思维拓展的提示语链设计
  • 整合与实战
    • 页43:深度融合:整合知识与创意的提示语链优化策略
    • 页44:即学即用:复杂任务的提示语链设计实战

提示词高阶:技巧策略

多种优化提示语的技巧策略。

内容

  • 页45:语用意图分析(PIA):解码内容生成目的
  • 页46:主题聚焦机制(TFM):锁定核心内容
  • 页47:细节增强策略(DES):深化内容质量
  • 页48:跨域映射机制(CMM):激发创新思维
  • 页49:概念嫁接策略(CGS):创造性融合
  • 页50:知识转移技术(KTT):跨域智慧应用
  • 页51:随机组合机制(RCM):打破常规思维
  • 页52:极端假设策略(EHS):突破思维界限
  • 页53:多重约束策略(MCS):激发创造性问题解决
  • 页54:语体模拟机制(RSM):精准捕捉语言特征
  • 页55:情感融入策略(EIS):增强文本感染力
  • 页56:修辞技巧应用(RTA):提升语言表现力

提示词高阶:元叙事提示框架

通过实例阐述“元叙事提示框架”的使用。

内容

  • 页57-59:元叙事提示框架:设计生成自反性文本的高阶提示

实战案例

分享了多种实战场景下的提示语设计。

内容

  • 页60-63:文案写作的提示语设计
  • 页64-67:营销策划的提示语设计
  • 页68-71:品牌故事的提示语设计
  • 页72:年终总结的提示语设计
  • 页73-77:玩转微信公众号:内容生产的提示语策略
  • 页78-82:驾驭微博:短平快传播中的提示语设计
  • 页83-86:布局小红书:种草社区的提示语设计
  • 页87-89:掌握抖音:短视频内容的提示语设计

发散一下

介绍了“提示词工程”和“提示词框架”,这两块内容确实重要,但前面已经介绍了很多高阶技巧了,放到此处感觉不是很合适。

内容

  • 页90:提示词工程:精准指引 效能增益
  • 页91:提示词框架:逻辑锚定 思维引导

人机协同

展望AI与人类在内容创作中应该如何协同,包括三层概率交互的内容生成体系、能力培养体系。

内容

  • 页92:三重概率:多层互动 逐层精炼
  • 页93:人机共生时代的能力培养体系
  • 页94:四大核心能力
  • 页95:AI进阶使用
  • 页96:人机共生质量影响因素分析:人vs机器

AI进阶使用

前面介绍了AI辅助内容创作,这部分介绍了AI辅助知识生成的进化,并引出了AI使用层级与突破路径。

内容

  • 页97:AI进阶使用
  • 页98:AI辅助知识生成进化
  • 页99-100:关于“知识唤醒”的第一性问题
  • 页101:AI使用层次与突破路径
  • 页102:知识库+知识唤醒框架
  • 页103:AI使用层次与突破路径【重复】

结束

内容

  • 页104:结束语

总结

《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》内容丰富详实,但篇幅较长,希望本文的梳理可以让大家快速了解内容,形成体系化知识,同时,也方便大家定位各自感兴趣的部分。